自動售貨機行業的未來到底有多大
所屬分類:行業新聞
發布時間:2020-06-24
現在提“新零售”似乎是一個笑話,聽說馬大爺的“新零售部門”都解散了。但是我依然認為這個模糊的概念代表著未來,而這個未來里面,“自動售貨機”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板塊。
一、時代真的不一樣了,我們必須創造
曾幾何時,只要把美國有的中國沒有的東西弄回來,就能賺的盆滿缽滿。現在,改革開放40年,能學的都學的差不多了。而中美脫鉤又導致想嫁接的也很難嫁接。未來,只能靠我們自己去創造。表面上看是經濟問題,實質上仍然是認知問題。偉大的美帝創造了眾所周知的燦爛的商業文明,偉大的我們又會創造出什么樣的商業文明呢?
二、城市去中心化和互聯網的極端中心化
一般來說一座城市只有一個城市中心,而因為國家性質的不一樣,我們可以創造出N個“中心”。我們城市的生長可以兼顧多方面的“意圖”,強有力的政府可以讓一座城市的骨架滿足未來一百年的發展需要。比如杭州城市的規劃,完全是按照世界第一流的標準構建城市框架的。這就導致在城市生長的過程中就必然會出現“多中心化”和“去中心化”。西湖邊的步行街,經過改造以后,商業空間較之前擴充了好幾倍。
好了,之前一個品牌只要去杭州大廈搞個專柜,就能建立自己“高端形象”,現在你開10個專柜也不一定夠。因為之前杭州只有一個中心,現在已經有N個中心。品牌建立的難度大大增加。
還有就是互聯網,除了馬大叔還是馬大叔。什么直播網紅、帶貨霸主,背后總是這大爺的影子。互聯網在虛擬空間占據著人的意識,因為人們思維的惰性,導致互聯網“只有第一,沒有第二”。所有商家都在搶頭部資源,可是賺錢么?用郜總的話說“爆款沒有運氣,都是血淋淋拼殺出來的”。簡單說就是“不賺錢”。
你說建立和維護一個品牌的難度有多大?
去年網上很火的“鐘薛高”今年開始鋪設線下渠道,好壞現在還看不出來。大家都在做“線上線下融合”的美夢。
三、生產過剩,品牌地位要怎么維護?
以前我不知道,好像任何商品的生產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。當你參與進去以后就發現,他們都會給你說“只要你搞定市場,生產根本不是問題”。只要市場確定,一夜之間就可以冒出N多個工廠來。這次疫情讓我明白,建立一個工廠是很簡單的。你看那么多口罩廠“橫空出世”就知道了。隨著科技的發展,關于生產知識的普及,“商品過剩”就成為赤果果的問題。所以大家都去弄房地產了,因為有唯一性。你費盡心思弄出一件產品,建立了工廠,結果廣東或者義烏或者哪里的“高人”一看,半個月給你仿制出來,價格直接是你的一半。你所有的努力都付之東流了。
你想建立品牌?呵呵,信息這么發達,消費者那么聰明,你建立的任何品牌優勢都禁不住價格屠夫的砍刀。
四、“前店后廠”一定是新零售的終極形態
我說的“前店后廠”并不是說真的這樣,而是指品牌一定是從產品生產到客戶群包圓的一種商業形態。品牌的實質是對消費者意識的占領,而建立高曝光度是最有效的占領方式。用時髦的話講,就是品牌要建立自己的“勢力范圍”,在這個范圍內建立“私域流量”的絕對霸權。
好了,綜合上面胡言亂語的內容。你說說,如需實現這個目的,他怎么能繞的開“自動售貨機”?
有什么方式可以比“自動售貨機”更經濟的占領線下空間的方式?
有什么方式可以比“自動售貨機”更便利的打通線上渠道的方式?
有什么方式可以比“自動售貨機”更全面、豐富展示商品的方式?